
5月10日,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东塘河村的良渚网球、匹克球运动中心正式启用,同步举行了2025年“良渚杯”网球比赛。
当“运动热浪”在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上涌动,我们看到文明基因的当代激活,也看到体育惠民的生动实践。
和前不久启用的良渚棒垒球橄榄球运动中心与射箭运动中心类似,良渚街道将目光看向网球与匹克球,离不开其深厚的“家学渊源”。
作为东亚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和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的典范,良渚古城遗址不仅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玉器,还出土了石钺、石钻芯、石犁等大量石器。其中,部分石器呈球形或类球形,可能用于磨制工具、加工木材或作为生产原料,也可能用于挥掷。
从石球到球拍,从生存本能到竞技精神,良渚的运动基因传承至今。正如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所说:“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以挥掷石球强健体魄;五千年后,当代人紧握球拍续写文明脉络。”
站在更宏大的发展维度看,良渚街道走上“体育+”的发展之路,也是中央战略导向、省级共富探索、市级亚运效应与区级资源禀赋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上而下,中央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将体育事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强调体育促进乡村振兴;杭州建设国际“赛”“会”之城,持续放大“亚运效应”;余杭正在加快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进一步打通廊内发展资源。
在此背景下,良渚街道重点实施“体育强街”战略,加大运动场所与场馆建设,并引进高级别、专业性赛事,可谓“大显身手正当时”。
良渚网球、匹克球运动中心启用后,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前来体验、观看比赛。东塘河村村民屠华东对村里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东塘河能成为良渚街道第二个‘体育网红村’,让更多人来这里感受网球、匹克球运动的魅力。”
个人心声折射出良渚街道发展“体育+”的缩影——体育的种子落进良渚文化的沃土,能生长出产业兴旺、城乡共荣的参天大树。
以良渚街道“体育网红村”新港村为例,凭借11人制标准人工草皮足球场等丰富的体育场地设施,一个村承办了包含国家级橄榄球比赛、飞盘公开赛等在内的近700场赛事,接待超50万人次,带动文旅产业高速发展。
为了让全体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新港村还采用“村集体+公司”运营模式,积极举办“运动点亮乡村”等研学活动,以“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保障村民集体权益。
在新港村成功经验的示范下,良渚街道11个村社现已实现体育设施100%覆盖,构建起“15分钟体育健身圈”。各村社对“体育+”的看法,也从“比有”变成“比优”。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度拓展“体育+文化体验”“体育+乡村研学”等融合业态,推动城乡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全国乡村体育集群发展标杆,书写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
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以新港村为核心,以港南村、东塘河村和石桥村为支撑,辐射全域的“一核引领、三极联动、多片协同”体育发展格局,将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体育体验。
从棒垒球橄榄球运动中心到射箭运动中心,从网球中心再到匹克球运动中心,良渚街道“体育强街”的精彩,未完待续。
0769-26389629
13926875886